桃園鐵玫瑰藝術節
Taoyuan Iron Rose Festival

賽門‧史帝芬斯的劇作家日記(2022)
2014年對才華洋溢的劇作家賽門‧史蒂芬斯而言是收獲豐富的一年,有極多作品進行世界首演,包括在他家鄉曼徹斯特的皇家交易所劇院(Royal Exchang);在倫敦皇家宮廷劇院(Royal Court)Downstairs space上演重要新作;在倫敦新維克劇院(Young Vic)上演契訶夫譯作;人氣劇作《深夜小狗神秘習題》移地百老匯演出,也在德國進行許多創作計畫。除了這些主要的創作之外,他也繼續扮演著年輕一代劇作家、演員與導演的導師,更敢於在劇本創作界發聲,持續不懈地提出犀利、具有洞見的發言。
透過史蒂芬斯每天的日記、工作實踐、內心最深處的思緒,以及劇場、藝術與政治哲學等,他毫不保留地向我們坦誠一切,而我們則能夠一窺前人從未見過的21世紀最重要劇作家之一的內心。

物的力量:從道具到物件劇場(2022)
《物的力量:從道具到物件劇場》書中有著多樣化的內容,匯集了關於演出中使用物件的理論與實務觀點,包括這些物件如何成為劇場景觀的一部分、演出的伙伴,或者是具有地位的自主物件。
經由詳細分析特定演出,艾莉諾‧瑪格里斯檢視演員訓練、舞台設計、材料、組裝技術,以及物件劇場等方面。書中探討了幾個具有批判性的問題,包括:劇場道具與日常物件有何不同?對於演員與設計者使用道具的各種不同方式,觀眾如何去反應?和「東西」一起集體創作,是否會影響製作過程或對物質性的態度?
從以假亂真的糖漿假血,到滾燙沸水與真人頭顱,本書探討各種物件真假案例在日常與劇場之間的來回,對戲劇、設計與道具製作的學生、實作者和研究者來說,是一本絕佳基礎指南。
藝術節歷年出版品
邁向操演時代-展演作為策展策略 (2021)
過去幾十年來,「展演」一詞被用在許多領域,包括人文、哲學、藝術或經濟,而《邁向操演時代:展演作為策展策略》一書將展演的概念用在策展的脈絡,引出這個概念還未被使用過的潛能。
這本書跟隨約翰‧奧斯丁、茱蒂絲‧巴特勒與其他學者的立論,他們相信展演能夠用話語及文化敘說去轉化真實,同時也強調展演經常被忽略、偏口語的意涵,例如:有些東西「感覺很劇場」。事實上,這兩種面向互相依存,也緊密相關。
《邁向操演時代》探索一系列經過策畫的情境,比如精心設計的展覽、非實體美術館、協商劇場、論辯馬拉松,街頭嘉年華,以及具有顛覆意味的公共藝術計畫,尋求如何利用「感覺很劇場」的策略與技巧,在藝術中實現「製造真實」的情境,而「策展」本身也因此成為了策畫過的、戲劇化的、經過編排與組織的行為。
.jpg)
佛羅里安‧馬扎赫Florian Malzacher
喬安娜‧華沙Joanna Warsza 編
白斐嵐 譯
以上書籍皆與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。